戲劇主題的版畫,能證明過去舞台上經常出現虛無僧(圖72)。
當時也有言論認為,中國學生來台灣留學,可以將台灣民主自由的思想帶回去。六四學運領袖王丹2010年後在清華大學教書,或許他本人沒有意識到,但他代表了台灣人對於中國民主精神的想像,因此王丹接觸到的學生如陳為廷等人(筆者也聆聽過多次王丹演講),也抱持著與中國人彼此對等交流的開放姿態,以及對中國民主化的同情理解。
先進入結論,台灣社會最大的集體焦慮就在於「地緣政治」。終在川普任內與美國對撞,中美貿易戰爆發之後,逐漸形成中美兩國新冷戰的局勢。習近平的突飛猛進,帶動了週邊地緣政治極大的震撼與轉向——原先在21世紀初,台灣社會面對中國有數種不同聲音,以偏自由派或左派的社群來說,有許多人認為中國並不是不能對話的對象,特別是中國的公民社會,是有合作、相互影響的可能。失去「民主自由」的交流空間之後,台灣社會對於中國民主化的期待也逐漸落空。在中國網路上有這麼一種聲音:若鄧小平是中國現代化的「總設計師」,那麼習近平就是「總加速師」。
文:江昺崙(作者現定居台南,目前是自由工作者) 適值318太陽花運動七周年,但最近因為藻礁公投連署的事件,臉書動態上支持與反對公投的朋友各執己見,難以對話,彷彿大選提前來到,台灣社會又進入了政黨政治的喧嘩時刻。萬一「中華民國(台灣)」這個框架,被中國強制破壞掉,則我們現存任何公共倡議就會失去約束力。因為時間的限制,我們的行程規劃省略佛羅里達州跟新英格蘭地區,我們五月中暑假出發,先往南走避免之後氣候太炎熱,等到六月中的時候再從北方各州返回,途中也避免美國中部的幾個州,例如奧科拉荷馬、堪薩斯等,因為擔心遭遇龍捲風等極端氣候。
為何「公路文化」或「公路攝影」會如此吸引您?唸碩士學位的時候,曾去美國的加州探親,當時在J. Paul Getty美術館正好看到長期居住於洛杉機的英國普普藝術家David Hockney(1937-)其一個利用相片拼貼的作品系列,裡面展現了加州一個寬廣的公路以及公路上存在的標誌。碩士論文建構了這個類型的雛形,但因為篇幅及時間的限制,而在博士論文中才能夠以時序的方式將其做更細緻的討論,像是以三○年代、五○年代、六○年代、七○年代至九○年代做章節的區分。(途中在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和南達科他州總統山附近還是遇到了冰雹)Photo Credit: 漫遊藝術史番薯王2012年的美國公路旅行路線圖,從費城出發,沿途經過數十個城市和景點,最後再回到賓州費城。這讓我好奇,一個英國藝術家為何會對多數人認為平凡、乏味的公路風景感到興趣,並以此作為創作題材?剛好後續回國修習了曾少千老師「風景與空間」的專題研究課程,便將之前提出的問題作為期末報告的主題,並在整理攝影史以及找尋相關藝術家的過程中,發現其中不少攝影家有「公路旅行」的題材,因此逐漸發展出研究的主題。
平常在開車時,路旁的加油站所給予的駐足、休息、消費的體驗,路旁吸引人的廣告招牌則因重複出現增強了視覺的印象。Photo Credit: AP / TPG ImagesDavid Hockney, 〈Pearblossom Highway〉, 11-18 April 1986, #2, Chromogenic print, 181.6 × 271.8 cm. Q2:您在漫遊刊登的文章〈番薯看展覽:從《人生是一條公路》談藝術中的美國汽車文化〉提到了「汽車經常被美化成拜物商品的美學觀」,想請問您「汽車與拜物」的想法。
Walker Evans(1903-1975)以及九○年代之後的相關藝術家在我的碩士論文中較沒有詳細提及,所以在博士論文中補足這一部份。汽車最早發明的廠牌是德國賓士,然而真正達到普及化的是美國的福特公司,其生產線可節約時間與成本,以至銷售價格越來越便宜,讓更多人能夠擁有車子,另一方面,推出限量車款、超跑的商業模式,卻又相對有做為奢侈品的定位及被賦予了速度、馬力、陽剛氣息的象徵意義俄羅斯在本次兩國的軍事衝突的立場有些模糊。政府和軍方不斷爭執誰應該為此次屈辱的失敗負責,軍方要求帕辛揚下台,帕辛揚則反控軍方參謀總長加斯帕揚(Onik Gasparyan),聲稱他試圖發動政變,並試圖撤換他。
反對帕辛揚的示威抗議從去年11月延燒至今,成千上萬的抗議者聚集首都埃里溫(Yerevan)呼籲他下台,要他為亞美尼亞的軍事失敗負責,情勢逐漸白熱化,警方與群眾多次爆發衝突。編譯:吳宗宜亞美尼亞總理黯然下台,國會大選6月舉辦四面楚歌的亞美尼亞的總理帕辛揚(Nikol Pashinyan)於3月28日宣布將於4月份辭職,並於6月提前舉行國會大選。」亞美尼亞在去年與亞塞拜然的武裝衝突中遭受羞辱的失敗後,國內政治便一直動盪不安。普亭說,「我們相信這次公平的協議會長期和全面的解決納卡地區的危機,並符合亞美尼亞人民和亞塞拜然人民的利益。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2020年三方簽署停戰協議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港譯「普京」)、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和帕辛揚在2020年11月9日簽署了和平協議,根據該協議,亞塞拜然將保留其在戰爭期間佔領的納卡地區領土,而亞美尼亞同意在未來幾週內將從納卡地區和其他幾個鄰近地區撤軍,割讓/交還予亞塞拜然。我們絕不會承認自己被打敗,這場戰爭將成為我們重新凝聚國家向心力和拉開新時代序幕的起點。
我衷心祝賀這一神聖的成功。傳統上,俄羅斯在亞美尼亞設有軍事基地,亞美尼亞並為莫斯科領導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ollective Security Treaty Organization)的成員,在該條約的規範下,若亞美尼亞遭到攻擊,俄羅斯將提供軍事援助,但該條約不包括亞美尼亞軍隊佔領的納卡地區或其他被該國占領的亞塞拜然的屬地。
」俄羅斯國防部證實已有1960名維安人員進駐,且戰機、維安部隊和裝甲車已前往該地區,他們的部分職責將是保衛將卡拉巴赫首都斯特潘納克特與亞美尼亞連接的「拉欽走廊」 (Lachin corridor)。亞美尼亞總理帕辛揚聲稱他們「偷了電腦、時鐘、香水、駕照和其他物品。帕辛揚並沒有給出具體的卸任時間,他說,「我將在4月辭職,不是離開政壇,而是提早舉行國會選舉,在選舉之前我會繼續擔任臨時總理。帕辛揚稱該協議「對我和我國人民都是極為痛苦的決定」(incredibly painful both for me and both for our people),這場戰爭持續了整整六個星期,數千人在此戰役中喪命,更多人無家可歸。」然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人民對該協定的反應卻截然不同。在1990年代初期,俄羅斯扮演中間者進行斡旋,在俄國調停下,兩國簽署了休戰協議,但該協議並沒有帶來持久的和平,而儘管雙方去年都試圖採取降低緊張局勢的措施,但軍事衝突還是在9月底爆發。
」帕辛揚聲稱,他的決定是基於「對戰爭情況的深入分析,並與該領域的專家進行了討論」,並表示,「亞美尼亞沒有贏,但也不意味我們失敗了,除非我們主動低頭認輸。土耳其外交部長卡武索格魯(Mevlut Cavusoglu)在推特上說,「親如兄弟般的亞塞拜然人已在戰場上取得了重要進展。
俄羅斯總統府新聞秘書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在上個月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俄羅斯在此問題上一直持平衡立場,並與兩國保持傳統的良好關係。根據亞美尼亞法律,在總理辭職後,國會若不能在兩次內部選舉中選出新總理,國會就會自動解散並舉行大選。
同時,俄羅斯與亞塞拜然也有緊密的關係,在北約(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TO)成員國土耳其的公開支持下,俄羅斯一直同時在向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出售武器。據當地媒體報導,協議簽署時在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一大群人上街抗議該協議,示威者衝進國會,毆打議長並搶劫了總理的官邸,大喊「我們不會放棄」,他們指責政府背叛了他們,認為應該繼續戰鬥,他們對勝利充滿信心。
納卡地區是亞塞拜然境內極具爭議性的一塊領土,而亞美尼亞裔在過去的25年實際控制了該地,直到在戰爭中被擊敗。納卡地區被國際承認為亞塞拜然的領土,但自1994年以來一直由亞美尼亞裔自治政府所管理。」另一方面,根據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表示,土耳其將參與和平進程,並確保其盟友亞塞拜然獲得本次戰爭的戰果。為了化解政治危機,帕辛揚在兩周前宣布國會將提前至6月20日重新改選
這套模式並不少見,在內部做好資訊控管後,把外國針對政權行為的抵制上升整個國家,讓國內人民感覺好像外人在打壓自己,壁壘一旦分明,自然就不會再相信對方說的任何話,更忠於自己國家的政權。湯米 國際品牌停止使用新疆棉的爭議發生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進行包括拿出「美國棉花田黑奴」歷史照片的系列回應,網路也出現許多對比美國做過的「壞事」文章流傳,並指西方國家這波制裁雖然假人權為名,其實是要經濟打壓
) Heute ist das Wetter ganz nice. (今天天氣很好。不過,在英文指的卻是葬禮中的憑弔。
例如,德國的電視台在過去一年,用「Lockdown」取代原本德文的「Ausgangssperre」(禁足令或宵禁)。)這裡用英文「cancel」來取代德文的「absagen」。
借用英文過來的意義又在?甚至有人會爭論,這些的借用只會令德文受到破壞。例如,英文「multitask」這個動詞,意思是「同時間處理多樣事情」。德文如果要表達這個意思,則要寫成「mehrere Dinge gleichzeitig tun」,倒不如寫成「multitasken」,簡單直接得多。年輕一代,甚至電視新聞報道,經常出現英文詞彙,代替德文的情況。
一般正規德文可以寫成:Der Zug wurde abgesagt。例如,在香港應該要說「影片」,不應說「視頻」。
英文與德文可能有少許的差異。例如,自2006年世界杯後,德文的「Public Viewing」意思是指在「公眾場所觀看大型螢幕直播的運動比賽」。
語言就是力量,要捍衛自己,首先學好自己的母語。網上有人整理詞彙列表,區分港中兩地的用語。